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15
1
Software Development

AI 慣老闆的 AI 學習歷程 - AI 時代的軟體工程的反思系列 第 15

AI 慣老闆的 AI學習日記 Day 14 假日促銷功能臨時插單——「再順便加一下!」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pload/images/20250818/20142509BL4BYiR7wh.png

貝老闆(週六早上打爆群組):小可小可,本週末再順便加個「促銷倒數+優惠碼+抽獎輪盤」,很快啦!

小可(揉太陽穴,打開 Jira):收到。已開 Ticket【WTF‑214 假日促銷】,我先填背景、範圍、風險,列三條 AC。然後請 AI 實習生先幫我們寫 CR+PRD+測試清單,然後再給你 Review。

貝老闆:欸欸,我是說現在就上線耶!那 AI 不能先改嗎?

小可:現在先讓 AI 交作業,我們當 Reviewer。通過 DoR 才排進 Sprint。

好威(電話那頭慢條斯理):不愧是認真的小可,看樣子假日有去上三叔公的公開班~妳甚至已經開始觸碰到 Context Engineering 的概念。先:Ticket‑first → Doc Review → Slice → Feature Flag。把「再順便」變成有紀錄的變更,AI 先出 PRD/AC/風險矩陣,過審才動碼。

貝老闆:那這週末能上什麼?

好威: 問你家 AI 啊,請他給你建議啊....

AI 實習生:三個方案——A:極小可上線版,只上倒數 Banner+追蹤事件,優惠碼與輪盤都掛 Flag、預設關閉;B:完整優惠碼流程,但灰度 10%;C:全餐下週。選一個方案,然後送出 CR。

貝老闆(吸一口氣):選 A。先有聲量就好,其他下週。

小可(邊打字邊點頭):CR 已送審;AI 實習生 請根據 Ticket 產出:User Story、AC、測試案例、Flag 策略與回滾步驟,格式用我們的模板。送來給我們審。

好威:假日也可以上,但流程要當壞人,AI 是實習生,不是你肚子裡的蛔蟲。先開票、寫 AC,讓它照票做,你當 Reviewer,不要當受害者。

好威解析

「Scope Creep 就像吃到飽餐廳邊走邊加菜,最後盤子端不起來還灑滿地。」專案的容量是固定的:人天、測試窗、上線風險都算在裡面。臨時插單不是不能做,而是要換位——拿掉不急的、或切成最小可上線的薄片版本。把需求寫進 Backlog,讓機器與流程當壞人,人只要照表操課。

概念拆解

1)什麼是 Scope Creep,怎麼擋? 任何超出已同意範圍的額外需求、變更或細節追加,都算 Scope Creep。它常發生在商務熱情高漲、決策者混用 Demo 與上線標準的時候。解法是設「需求凍結窗」與「變更管制」(Change Request)。先把插單寫成 CR:為何必要、影響哪些模組、成本與風險、替代方案與回滾。AI 用法:請 AI 依模板生成 CR、列出受影響清單(金流、優惠碼、追蹤、客服、法遵)、產出風險矩陣與備選路線。

2)Backlog 管理與切片 先把促銷拆成 Epic/Story/Task,例如:A 倒數 Banner、B 優惠碼驗證、C 結帳折抵、D 事件追蹤、E 兌獎頁。用 MoSCoW 或 RICE 排優先,設定 WIP 上限與 Sprint 容量,非必需就延後。用 Feature Flag 控制曝光,允許灰度與快速關閉。AI 用法:請 AI 產生 User Story 與 Acceptance Criteria、測試案例樣板與旗標策略,順便輸出 Release 計畫與 Rollback 清單。

3)Definition of Ready/Definition of Done DoR 檢核:用戶價值說清楚、AC 明確可驗收、資料與權限到位、風險與依賴列出、Owner 與估點完成;不達標不入 Sprint,套用新的概念就是不給 AI 做。DoD 檢核:程式碼審查、單元/整合測試過關、監控與告警設定、回滾步驟、文件與客服話術同步。AI 用法:把故事丟給 AI 做 DoR/DoD 自動勾稽,請它產出缺漏清單與建議範例。

4)假日上線生存手冊 假日要上線就要更保守:凍結非必要變更、準備 on-call 名單與時段、預先演練回滾腳本、設 Kill‑Switch、金流走沙箱重演、監控看得到轉換率與錯誤率。AI 用法:請 AI 生成 Runbook、事故回報模板(包含 TTR/影響面)、模擬異常情境與合成測試資料,確保一鍵回滾。

5)與老闆的容量談判術 用「容量比喻」說人話:這台卡車一次只能載 10 箱,你要再加 5 箱就要拿掉 5 箱、或改兩趟。提供三個選項:A 極小可上線版今週末可推;B 全餐版下週上;C 取消本檔期。給出數據化影響(轉換率、風險成本、客服負荷)。AI 用法:請 AI 產生對外公告、FAQ、客服話術,以及 AB 測試計畫與實驗假設。

Context Engineering:把 AI 納入「人類流程」

  • 對 AI 開票(Ticket‑first):所有插單都變一張 Issue,必填:背景與目標(Why)、範圍(Scope/Out‑of‑Scope)、預期產物(Artifacts:PRD/Wireframe/ADR/Test Plan)、限制(法遵/金流)、驗收條件(AC)、時間箱(Timebox)。
  • 上下文工程(Context Engineering):在票內嵌入給 AI 的「五件組」——角色(Role)、專案脈絡(Context/現有架構與邊界)、資料來源(Links/Examples)、禁止清單(Guardrails:不可改動區塊、不可觸碰金流密鑰)、輸出格式(Output Schema:MD/JSON/表格)。AI 的輸出才能穩定且可審。
  • 先文後碼(Docs‑before‑Code):第一迭代只讓 AI 產出 PRD、AC、測試清單、API 規格與風險評估,交給人審(Doc Review)。通過再讓 AI 進行最小單元的實作。
  • 小步上線(Slice‑and‑Flag):AI 只推 Feature Branch,所有變更掛 Ticket ID,PR 描述需包含風險、回滾、監控點;以 Feature Flag 控制曝光,灰度或暗流量先跑。
  • 防亂改(Guarded CI):CI 內建 Lint、Unit、Integration、Contract、金流沙箱、Screenshot Diff;任一失敗即退回,避免「AI 亂改」直達產線。

下面就是簡單範例,把所有的票都以資料夾和文件的方式存放

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pload/images/20250818/20142509ujHHPWDntq.png

Takeaways

  • 沒有 Backlog 的邊界,任何「順便」都是炸彈。 用 CR+優先級+容量化把情緒變決策。
  • DoR/DoD 是專案的安全帽。 戴上它,再談速度與創意。
  • Feature Flag+灰度=假日求生包。 能收能放,才敢推廣告與促銷。
  • Context Engineering 跟AI 協作更需要清楚的流程和文件

今日提問

1)你們團隊現在有沒有「需求凍結窗」與「變更管制」?若沒有,最小可以先做哪一步?
2)把這次最想做的促銷拆成 3 個最小故事,哪一個今天上線就能創造 80% 效益?


小作業(可直接丟給 AI 的 Prompt)

「請扮演資Product Owner。根據以下促銷需求說明,幫我輸出:1)Change Request(目的、影響模組、風險矩陣、替代方案、回滾步驟);2)按 MoSCoW 排序的 User Stories(每則含 Acceptance Criteria、測試案例);3)Feature Flag 策略(開關條件、灰度、Kill‑Switch);4)Release 與 Rollback 計畫;5)對外公告與客服 FAQ。需求如下:〈把你的促銷描述貼上〉。」


附錄|文件樣板(可直接複製給 AI)

A. Change Request(CR)模板

# Change Request:<促銷主題>
- 背景/目標(Why):
- 範圍(Scope/Out of Scope):
- 影響模組(Impact):金流|優惠碼|追蹤|UI|客服|法遵|資料
- 風險矩陣(Risk x Likelihood x Impact):
- 替代方案(Plan B/C):
- 監控與量測(Metrics):錯誤率、轉換率、退款率、客服量
- 回滾策略(Rollback):Flag 關閉/版本回退步驟
- 時間箱與責任人(Timebox/Owner):

B. User Story + AC 樣板(Gherkin)

User Story:
As a 買家,我想在結帳輸入優惠碼,讓我在本檔期享有折扣。

Acceptance Criteria:
Scenario: 有效優惠碼折抵
  Given 我在結帳頁且登入狀態
  And 購物車滿 NT$1,000
  When 我輸入有效優惠碼「WEEKEND20」並按套用
  Then 顯示折抵 NT$200 並更新應付金額
  And 事件被送到 GA4 與後端日誌

Scenario: 無效或過期
  When 我輸入過期碼
  Then 顯示「已過期」且不變更金額

C. DoR/DoD 勾稽清單

DoR:
[ ] 目標與用戶價值清楚  [ ] AC 明確可驗收  [ ] 依賴/風險列出
[ ] 權限與資料到位      [ ] 工期估點完成      [ ] 監控指標定義

DoD:
[ ] Code Review 通過     [ ] 單元/整合/合約測試綠燈
[ ] 監控與告警上線       [ ] 回滾腳本驗證       [ ] 文件與客服話術更新
[ ] Feature Flag/Kill‑Switch 可用

上一篇
AI 慣老闆的 AI學習日記 Day 13 - i18n & 模組化——Prompt 直翻導致排版亂
下一篇
AI 慣老闆的 AI學習日記 Day 15 - 幻覺?假資料:客戶說數字不對!
系列文
AI 慣老闆的 AI 學習歷程 - AI 時代的軟體工程的反思32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